——谨以此文献给在天堂的姥姥
“我喜欢那件羽绒服,等我死了给我放进棺材里……”
我那一辈子苦难的姥姥去了。在这个黄叶飘零的季节,她的离去除了带给了我无尽的悲伤,更让我对年轻时的姥姥以及沉久的往事愈发的清晰起来。童年的很多时间是长在姥姥家,闭上眼睛记忆中那带轮子的铁门、那长长的巷子、那盛开的紫粉色的木槿花、那黄的斑驳的四方桌、那厚实的姥姥的陪嫁箱……一切仿佛就在眼前,那样清晰、那样深刻。
勤劳的姥姥
大约是在我五岁的时候,为了缓解窘迫的生活,姥姥、姥爷承包了一大块地,种了很多的芦笋(当时的芦笋价格很高)。三、四月收获的季节天边刚露出鱼肚白,姥姥、姥爷就己经收拾好去地里采摘了。为了不把幼小的我单独留在家里,他们总是在收拾停当后喊我起床。在我还揉着惺忪的睡眼时,己经坐在了姥爷那辆全副武装、大大的二八自行车的后座上了。姥爷骑自行车带着我、姥姥在后面小跑跟着,一路到了地里。我在地头坐着玩,姥姥、姥爷便蹲在地上采摘、顺着笔直的地垄,一边采摘一边往前挪,不一会儿,他们离我的视线越来越远。那时的三月还很冷,貌似还有轻薄的雾,于是他们的身影朦胧又模糊,待顺着地垄回来时,他们前额的头发己微微地湿了……回到家,由姥姥把采摘的芦笋进行分类、捆绑,像士兵一样整齐的装进姥爷二八大自行车的侧筐里被姥爷送到城里卖钱。而后,姥姥开始准备早饭、打扫庭院、缝缝补补,起早贪黑的姥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操劳着。忘记了是什么时间不再种植芦笋,但那长长的垄、那朦胧又模糊的身影、那葱绿、整齐的芦笋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至今抹不去。
坚韧的姥姥
因为孩子多以及其它各种原因,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没有父母帮衬的父亲独自一人闯生活,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在一个冬天的上午父亲来姥姥家,年幼的我并不清楚他们在谈什么,但潜意识里知道是为了生活、为了怎样过的困难的生活。我在堂屋里独自一人玩,到了中午做午饭的时间,姥姥出来做饭。人的记忆真的是奇妙的东西,又或许是小孩子对吃的盼望,我清楚地记的姥姥做的是辣白菜。不知道是辣椒放多了还是感慨苦难的生活还是为她辛苦生活的孩子,我看到在菜出盘的时候她的眼眶是红的,在即将把菜端进里屋的时候,她撩起围裙抹了抹眼睛然后便即快的进屋了,没有激昂的话语,有的只是姥姥的细声细语,鼓励父亲不要担心,劝父亲一切都会变好。现在想起来,我知道姥姥当时确实是流泪了,但为了给父亲打气,她依然强绽笑容告诉父亲生活会好起来。我坚韧的姥姥,或许就是因为您当年的不离不弃、或许就是因为您当年的鼓励,父亲才踏实、放心的闯荡出了自己的路。
勇敢的姥姥
在写下“勇敢”这两个字时我不知道我的形容是对是错,但它留给我的、留给一个外来的、受尽欺负的小孩子的印象却是只有勇敢。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经过找人、托关系,我在姥姥家村子的幼儿园上学了。一个外来户孩子、一个从小便倔强的孩子,从幼儿园第一天便注定要与其他小朋友打架、闹别扭。终于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放学的路上,我在前面一人走着,后面小朋友 “外庄子、外庄子”的话语一声高过一声的传进我的耳朵,我被彻底激怒了,回转身便与小朋友打起来。当然是我寡不敌众,记得当时头发乱了、眼泪在脸上一道一道地回了家。姥姥问明原委后,拉着我冲到了那几个小朋友家,都是一样的话语:“她怎么是外庄子了?她是我外甥女。学校里都是学生,怎么就是外庄子了?”弄得那几个小朋友很是害怕,家人更是在一旁陪着笑脸。如果以我现在的视角来看,姥姥当时的行为或许有些过激、也或许不太恰当,但那件事过后我却很理直气壮了,去上学也再不畏惧其他小朋友,当然也再没有人喊我“外庄子”。勇敢的姥姥,没有多少文化的姥姥,用她自己的处理方法保全了一个小孩子幼小的心灵,让这个孩子抛却了所谓的地域保护没有负担地去生活……
疼痛的姥姥
最后一次见姥姥是在一个月前,她己经到了只能喝小米汤的地步,却还是喝了便吐。她躺在床上,被病痛折磨的脸颊凹了进去,形成了一个坑,眼睛混浊的睁开看上去都很费力。望向她的第一眼我的眼泪便控制不住的流出来,我拉着她的手把头扭向一边,不想她看到我的悲伤。再看向她时,原来她一直都在盯着我看,苍老的脸上我看不出她的表情,好像是因为她我流泪了的愧疚、又好像是努力强忍疼痛不想我看到,那一刻我的心好疼。
长时间的卧躺使她的手、胳膊、腿发麻,她好像不想麻烦别人,只叫母亲“淑英啊,疼,胳膊麻……”我听到后,凑到床边抽出她的胳膊轻微用力的按,她的皮肤很松驰了,软塌塌的,好像一按就扁了一样。她看着我,一直看着我,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只是我受不了,真的受不了,我给予她的太少了,每次回家看望她的时间太短了,甚至再没有和她一同住过,或许她也曾想过我儿时和她一起挤着睡觉、一起依偎着看电视的情景吧?却是再也不可能了……
姥姥去了,回家再也看不到她了。姥姥,原谅我,原谅我没有在您最后的时间守着您。姥姥,去吧,妈妈肯定把您喜欢的羽绒服给您带上了……姥姥,去吧,天堂没有疼痛,愿您是快乐的……
(东花园收费站石婷)